

人是过去、尤其是童年经历的产物。这些经历变成了潜意识,决定着我们的人生。
否定过去,否定心理创伤 —— 「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。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——所谓的心理创伤——而痛苦,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。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,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。」
他需要追溯到童年时期,思考一下,小时候在原生家庭里,是否留下一些创伤,进入了潜意识,让他一直都有不安全感。然后用一些方法,弥补这段创伤。
他不用纠结原因,只需要思考「目的」—— 如何能让现在的自己变得更好?比如,如何让自己和别人更好的沟通?如何让自己的人际关系更好?如何让自己精力充沛、事业成功?等。

我像打了鸡血一样,觉得眼前一亮,立刻不焦虑了。
这个策略只起了几天效果,就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。
既会从过去找原因,也会从未来看目的,状态就变得很好。

累积了 20、30 年,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动化的程序,导致我们遇到一些场景,会莫名产生某种情绪、行为。
大脑是意识不到的。
那个隐藏在身体内部的问题,只是暂时被压制住了。虽然短期让我们感觉良好,但时间久了,依然会「下意识」显现出来。
我们不要沉迷于过去,自怨自艾,陷入受害者角色,于是不去向前看了。但因为每本书都有侧重点,也有一些「流派」之争。所以它不会去强调我们去找原因。
因为只有找到「原因」,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,实现「目的」。

尽信书不如无书。